融资租赁怎么做账务处理
- 作者:admin 发布:2024-11-02 查看:
一、融资租赁的概述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指租赁公司购买设备,然后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获得使用设备的权利。那么,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原则 1.真实性原则:融资租赁业务的账务处理应真实反映租赁资产的取得、使用和归还情况。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融资租赁业务应以租赁资产的实际控制权转移为依据,确定租赁类型和账务处理方法。 3.权责发生制原则:租赁期内,承租人和出租人应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义务,确认相应的收入和费用。 4.谨慎性原则: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租赁公司应充分考虑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合理确定租赁资产的价值和租金水平。 三、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方法 1.融资租赁资产的取得 (1)出租人:出租人在购买租赁资产时,应将资产成本计入固定资产,同时确认融资租赁收入。 (2)承租人: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计入固定资产,并将租赁负债确认为长期应付款。 2.融资租赁资产的后续计量 (1)出租人:出租人应按照资产的折旧政策和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收入,对租赁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2)承租人:承租人应按照资产的折旧政策和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义务,确认租赁资产的折旧和租金支出。 3.融资租赁资产的归还 (1)出租人:在租赁期满或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时,出租人应将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回收金额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2)承租人:在租赁期满或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时,承租人应将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的购回价款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四、融资租赁的税务处理 1.出租人:出租人取得的融资租赁收入,按照税法规定,需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2.承租人:承租人支付的融资租赁租金,可按照税法规定,分期摊销计入成本费用,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 五、总结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其账务处理方法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筹划。通过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全面解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要点,规范账务处理,降低税收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业务在促进资本流通、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