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后履行抗辩权

  • 作者:admin 发布:2024-12-31 查看:

一、引言

在合同法中,抗辩权是指当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后履行抗辩权作为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法律依据、适用条件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二、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1.概念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直至对方履行完毕。这种抗辩权是一种防御性的权利,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法律依据

我国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三、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双务合同

后履行抗辩权仅适用于双务合同,即合同双方互负债务,且有先后履行顺序。

2.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是后履行抗辩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3.后履行一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后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必须是在后履行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

后履行抗辩权

四、后履行抗辩权的实践应用

1.买卖合同中的后履行抗辩权

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未按约定交付货物,买方可以拒绝支付货款;买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卖方可以拒绝交付货物。

2.借款合同中的后履行抗辩权

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贷款人可以拒绝提供贷款;贷款人未按约定提供贷款,借款人可以拒绝还款。

3.劳动合同中的后履行抗辩权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拒绝提供劳动;劳动者未按约定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工资。

五、后履行抗辩权的限制与例外

1.限制

后履行抗辩权并非绝对权利,其行使受到以下限制

(1)合同性质不宜行使抗辩权的情况,如金钱债务、履行期限届满的债务等。

(2)法律规定不得行使抗辩权的情况,如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履行不能等。

2.例外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满足后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条件,也不能行使抗辩权,如

(1)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

(2)一方当事人已自愿放弃抗辩权。

六、结论

后履行抗辩权作为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限制与例外,合理行使抗辩权,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合同双方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共同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阅读上一篇三重需要理论 阅读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