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

  • 作者:admin 发布:2025-02-02 查看:

一、引言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财政管理手段,旨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实现财政资金使用的最大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必要性、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1.内涵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环节,以绩效为导向,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手段,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监督,以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合规使用。

2.必要性

(1)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预算绩效管理通过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推动财政资源配置向高效领域倾斜,实现财政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政策目标实现

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符合政策目标,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3)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策略

1.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1)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法规

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部门,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2.优化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

(1)强化预算编制的绩效导向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绩效目标,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与政策目标相一致。

(2)加强预算执行监控

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

3.强化预算绩效评价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

根据预算资金的使用特点和政策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价指标。

(2)开展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等挂钩,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持续改进。

四、结论

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路径。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优化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阅读上一篇销售成本怎么计算 阅读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