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承兑 贴现 再贴现 办法
- 作者:admin 发布:2025-11-04 查看:
# 《商业汇票承兑 贴现 再贴现 办法》:规范票据市场秩序 服务实体经济融资
## 引言
商业汇票作为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间贸易融资的重要工具,对于畅通产业链资金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规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防范票据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商业汇票承兑 贴现 再贴现 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既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票据市场管理制度、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的关键一步,为票据市场的规范化、透明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 一、商业汇票: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载体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主要包括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和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作为企业间结算和融资的工具,商业汇票兼具支付与信用功能:一方面,通过票据结算可以缓解企业间的账款拖欠问题,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贴现将未到期票据转化为即期资金,能够快速满足短期融资需求。
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已超20万亿元,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市场也暴露出部分企业违规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金融机构内控不严、票据欺诈风险等问题。《办法》的制定,正是针对市场痛点,从承兑、贴现、再贴现全流程入手,构建“规范运作、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的票据市场管理体系。
## 二、承兑业务:严把“入口关”,强化源头管理
承兑是商业汇票的核心环节,付款人承兑后即成为票据主债务人,承担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办法》对承兑业务的管理,核心在于“真实贸易背景”和“风险限额”双管控,从源头防范票据空转风险。
### (一)严格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
《办法》明确规定,承兑申请人(出票人)必须提供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证明,禁止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金融机构在办理承兑业务时,应通过“贸易合同、发票、物流单据”等凭证交叉验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核验交易真实性,杜绝“虚假开票”“循环开票”等行为。这一规定直击此前市场存在的“票据空转”问题,确保票据签发基于实体经济交易需求,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 (二)实施承兑余额与比例管理
为控制企业过度承兑风险,《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对承兑申请人设置承兑余额上限,且承兑汇票到期余额不得超过该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30%。对于银行承兑汇票,金融机构应按照承兑金额的一定比例要求申请人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对优质企业可适当下浮但不得低于20%。通过“限额+保证金”的双重约束,既满足了企业合理的结算融资需求,又避免了企业通过票据过度杠杆化,维护了金融体系稳定。
### (三)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
《办法》明确金融机构是承兑业务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其建立完善的承兑业务内控制度,包括客户准入、尽职调查、风险评估、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机制。对违规办理承兑业务、未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可采取责令整改、暂停业务、罚款等措施。这一规定倒逼金融机构强化合规经营意识,从源头上把控票据风险。
## 三、贴现业务:畅通“融资渠道”,提升服务效能
贴现是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行为,是连接企业与货币市场的重要纽带。《办法》通过规范贴现业务流程、优化利率形成机制、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贴现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 (一)规范贴现业务办理流程
《办法》简化了贴现业务办理手续,要求金融机构对持票人提交的真实、合法贴现申请,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答复;对于符合条件的贴现申请,应按市场化原则确定贴现利率,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同时,《办法》明确持票人无需提供贴现申请人与前手之间的交易合同、发票等凭证,仅凭真实有效的票据即可办理贴现,这一“去冗化”改革大幅降低了企业贴现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成本。
### (二)优化贴现利率形成机制
贴现利率是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办法》要求贴现利率以再贴现利率为加点基准,综合考虑市场供求、票据信用等级、期限等因素,由金融机构与持票人自主协商确定。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等主体贴现利率给予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例如,部分银行已推出“小微企业贴现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下浮10%-30%,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三)扩大贴现服务覆盖面
针对中小微企业票据“贴现难、贴现慢”问题,《办法》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票据专营部门、开展线上贴现业务、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等方式,扩大贴现服务半径。例如,部分银行依托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放款”的贴现服务,将传统贴现办理时间从3天缩短至1小时以内,大幅提升了融资效率。同时,《办法》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办理贴现业务,引导其资金更多投向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
## 四、再贴现业务: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资金流向

